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鄔紅波 肖夢吟 王大鵬 王璐 胡誠
  政協武漢市十二屆三次會議將於今日上午閉幕。本次大會委員們最關註的是什麼?本報記者梳理700多份政協提案(草案)發現,霧霾、養老、地鐵、科技創新與教育成為本屆會議最熱的五大話題。
  據不完全統計,關於霧霾的建議有將近30條,毫無懸念地位列第一,而地鐵、科技創新等話題,則成為今年新熱點,分別有16條和15條。此外,教育、醫療、民營企業的發展、垃圾焚燒等熱點話題也紛紛登上“熱點話題榜”。
  關鍵詞:霧霾
  提案:近30條
  “治霾”人氣排第一 委員建議發放“霧霾補貼”
  昨日,記者統計了政協已有的700多件提案(草案),其中有近30條關於霧霾的建議,人氣指數排第一。
  如何突破十面“霾”伏,委員們紛紛開出“藥方”。朱濤、付傑等政協委員提議,為應對霧霾危機,武漢要儘早實施汽車限購;徐偉斌認為,應儘快地方立法,更換過期車用尾氣凈化裝置等。
  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多是工業污染、建築工地揚塵污染、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污染和垃圾焚燒等原因。
  政協委員邱化明認為,應從根源治理,灑水噴霧除塵,治理黃標車、整改垃圾焚燒工藝、推廣油煙凈化器等。孫惠勇委員說,面對霧霾,各種應急預案只是短期舉措,治霾的長遠之道在於規模化減排,應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污染物的排放量。
  翻閱近30份提案,委員們的建議都大同小異,真正新穎的、有建設性的意見並不多。“治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建議政府明年先給霧霾天戶外工作者發放‘霧霾補貼’。”政協委員侯立新說,作為一名醫生,他深知霧霾天氣的危害:“易誘發哮喘、氣管炎、肺炎等,此外,對人體心腦血管影響也很嚴重,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眾多疾病。”
  他強烈建議政府給交警、環衛工、建築工人等霧霾天戶外工作群體發放“霧霾補貼”。
  關鍵詞:養老
  提案:近20條
  養老成“不老”話題 4名委員提議“醫養結合”
  記者註意到,連續三年來,養老都是委員和代表們關心的話題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有近20條政協提案關於“養老”。
  委員們關心的角度並不一樣,市政協常委張河瀅關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空間佈局規劃;董玉霞委員建議啟動“用房產抵押養老”;毛靖委員建議加強養老護理人員的培訓;致公黨委員提議居家養老服務可引入社會投資,政府不再是單一的主體投資運營……
  近20條建議中,有4位委員提出未來的養老方向——醫養結合。農工黨提交的一份集體提案中提出,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只有2531人,要服務82萬老人,一位社區醫生平均要給326位老人看病,顯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破解這一難題,只有整合資源,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的無縫對接。
  養老是個不老的話題,很多委員長期關註。比如市政協委員朱志丹,他長期調研養老問題,發現大多數養老機構對老人的關愛缺乏細節考慮。“如衛生間兩側沒有扶手、房內沙發茶几隨意擺放,沒有考慮老人無障礙通行。”
  從養老規划到執行細節,從理念到未來的方向,從投資方式到養老護理人員的培訓……一條條建議足以證明,武漢養老事業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關鍵詞:地鐵
  提案:16條
  地鐵關註度飆升 委員呼籲完善周邊配套
  隨著2號線、4號線相繼開通,地鐵無疑成為這個城市人們最為關心的熱點。
  在政協700多份提案(草案)中,有16份提案為地鐵便民建言,人氣指數迅速飆升。
  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唐宏興提出了地鐵4號線靠青山區三站周圍建設綜合停車場的建議。武昌區政協委員建議,對地鐵經濟進行科學佈局,依據站點周邊的歷史、文化等特點,打造特色功能街區和特色品牌。政協委員張衛元認為,地鐵站點,如2號線金銀潭站和光谷廣場站周邊環境需要優化。
  委員唐昌文表示,應建立完善的交通樞紐,讓私家車將車停在交通樞紐附近,轉乘軌道交通到目的地。委員鄧邵華也認為,隨著地鐵2號線和4號線的通車,武漢市應該加大力度在大型居民區或大型商圈的站點周邊建停車場,方便和鼓勵自駕市民的換乘。
  地鐵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出行,委員們的建議頗接地氣,反映了市民共同的呼聲。尤其是新城區人民,更熱切盼望地鐵開通。市政協委員李國慶就疾呼軌道交通早日進入新城區,尤其是漢南、新洲等偏遠新城。他說:“武漢‘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基本形成覆蓋三鎮、城鄉一體的軌道交通骨架網絡,1號線途經東西湖區,地鐵機場線和地鐵2號線延長線都在進行中,而漢南區直到目前,軌道交通卻無實質性進展。隨著漢南區被托管,一體化進程加快,一條連著紗帽老城區、沌口開發區和市中心的便捷軌道交通成為最迫切的需要。”
  關鍵詞:科技創新
  提案:15條
  科技創新成“黑馬” 提案數量首次超過醫療
  今年,科技創新猶如一批“黑馬”,超越了往年頗受關註的醫療、湖泊等話題,備受委員們關註。
  去年以來,武漢相繼出台了“黃金十條”、“青桐計劃”等多項新政策。對此如何創新,如何促進科技成果“落地開花”,委員們有很多話說。
  民建提交的集體提案表示,調研發現科技創新扶持政策落實有難度,如科技行業引導資金、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擔保,均因風險較大而難以落實。
  科技創新與高校密不可分,這正是武漢的優勢所在。民進的集體提案建議武漢學習美國、英國經驗,讓科技園與大學相生相伴。此外,改革政府考核指標體系,增加科技創新指標,設立政府科技創新獎,將東湖高新區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周年紀念日設為武漢創新節。
  還有委員建議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促進高校發明專利成果轉化等等。記者看到,在15份涉及科技創新的提案(草案)中,委員們看到的問題多,提出的建議相對較少,且有一些建議已作為政策在執行。由此可見,破解經濟和科技“兩張皮”難題,仍需更多智慧。
  關鍵詞:教育
  提案:14條
  教育年年上熱榜 小學入學年齡盼“鬆綁”
  “擇校風”盛行,如何破解?可否適度放寬小學入學年齡限制?教育問題年年都是熱點話題,今年同樣不例外,有14條提案(草案)關註到這一議題。
  朱志丹委員提出,針對“擇校風”愈演愈烈且屢禁不止,可借鑒日本中小學教師的“定期流動制”,並通過立法對教師流動的義務、年限、待遇進行明確規定。
  2013年,本報報道的“幼兒園復讀”的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關註。“兩會”上有2位委員不約而同呼籲放寬小學入學年齡限制。
  政協委員陳國盛說,他關註這個現象已久,社會和家長的反響很大,對小學入學年齡限制鬆綁的呼聲也日漸強烈。
  “法律並沒有規定未到6周歲的孩子入學是違法的。”陳國盛建議,適度放寬小學入學年齡限制,給予學生及家長自主選擇權。據介紹,安徽已實行了當年滿6歲的孩子可以上小學的規定,社會反響很好。
  在諸多關於教育的提案(草案)中,有一個提案很“另類”。政協委員鐘偉認為,目前全市幼兒園收費標準偏低,建議提高收費標準。
  (原標題:治霾成最熱話題 科技創新入前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d51ndlb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